上世纪90年代初,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,高瞻远瞩、谋篇布局,亲自部署了“3820”战略工程,引领福州实现超常规发展。“一张蓝图绘到底,一任接着一任干”,时隔30年,广大基层干部当跑好历史“接力棒”,汲取“一张蓝图”背后的“三字”精髓,敢为人先、执政为民、苦干实干,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展现新作为、创造新佳绩。
读懂一个“先”字,涵养“高瞻远瞩、敢为人先”的大局观念。习近平同志在《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设想》序言中写道:我们是站在未来源头上,就应该树立超前意识,敢做时代的弄潮儿。正是沿着“东进南下、沿江向海”的发展理念,福州市抓住开放发展的机遇,首次创办国际招商月活动、兴办经济贸易投资区、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、引进海外华侨企业资源,一步步赢得了发展的先机,使经济发展步入了“快车道”。“锐始者必图其终,成功者先计于始。”广大基层干部处于错综复杂的环境中,更要准确把握矛盾关键,将长远谋划与当前所需相结合,既要“谋一时”更要“谋万世”,既要行“功在当代”之举,更要谋“利在千秋”之策,主动养成跳出“棋盘”看“棋局”、跳出“现在”谋“未来”的大格局、大视野,方能在纷繁复杂地事务中做到游刃有余、应对有方。
感悟一个“民”字,厚植“我将无我、不负人民”的为民情怀。“进万家门、知万家情、解万家忧、办万家事。”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市工作时,深入开展“四个万家”活动,无论是亲自抓好老百姓的“菜篮子工程”、亲力亲为推动苍霞棚户区旧改、还是解决闽东连家船民搬迁上岸问题,无不体现着他“一枝一叶总关情,一点一滴见初心”的为民情怀。“治国有常,而利民为本。”广大基层干部当深知“水能载舟”之利,也需知“亦能覆舟”之险,在工作中常怀为民之心、常思利民之事、常行亲民之举,主动将“办公室”搬到基层一线,将“办公桌”安在田间地头,从群众家长里短的小事入手,切实拿出些利民惠民的“硬干货”,怀揣着“我将无不、不负人民”的赤子之心,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为民服务的“公仆路”。
践行一个“实”字,汲取“走在实处、干在前列”的实干作风。习近平同志在上任福州市委书记不久后就在鲜明提出要践行“马上就办、真抓实干”的优良作风,并率先垂范,亲自组织编写了《福州办事指南》、倡导推行“一栋楼办公”、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,为企业落地、群众办事提供一条“绿色通道”。“大道至简,实干为要。”美好的蓝图只有靠实干才能博得精彩,靠落实才能铸就辉煌。作为基层干部应传承发扬“马真”精神,以“干”字为引领,以“实”字为保障,不务“虚功”,不图“虚名”,涵养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境界,强化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担当,敢于承担经济发展、疫情防控、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上的重担,始终坚持着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,用实干苦干在广阔的基层舞台上奋勇当先、铸就伟业。
(来源:共产党员网)
专注起名30年,已为30000+宝宝和10000+企业店铺赋予美名,大师微信号:stc383,如需大师人工起名,可以加微信,备注:VIP,否则不加!即可享受VIP减免优惠服务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ibingju.com/404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