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导演: 孙周
编剧: 北村 / 张梅 / 孙周
主演:巩俐 / 梁家辉 / 孙红雷 / 李志雄
类型: 剧情 / 爱情
制片国家/地区: 中国大陆 / 中国香港
上映日期:2002-08-01(中国大陆)
片长: 92分钟
/ Part 01
「周渔,你真的不想停下来吗?」
▼
1990年,电影《阿飞正传》中,张国荣说,我这一辈子不知道还会喜欢多少个女人,不到最后我也不知道最喜欢哪一个。影片的末尾,他在异国的火车上被枪杀,以至死才落地的无脚鸟姿态停飞,身后一桩艳情悬而未决,他到底最喜欢哪一个女人?
2002年,电影《周渔的火车》中,一只雌性的无脚鸟也结束了她的飞行生涯。她乘坐的汽车坠入了湖中,和旭仔一样,她始终不知道自己爱谁,在此之前,她曾不知疲倦地一周往返福建与重庆之间两次,一个星期有几乎四个整天都在火车上度过。
30多年后,人们还在孜孜不倦地猜测电影里的张国荣最喜欢的女人,究竟是张曼玉还是刘嘉玲,而那个被死亡终结了奔走之命的女性角色,哪怕演绎她故事的人,是中国顶尖的女演员巩俐,身边还有史上最年轻的金像奖影帝梁家辉作配,却仍无法使这部电影免于被湮没的命运,因为它的故事实在是太过晦涩迷离,太过暧昧不明,哄不来人的垂泪,也煽动不出人的恻隐。

2000年代火车从福建三明开往重庆需要多久,已经无迹可查,但在2022年,K字列车的车程仍然需要23小时。而那个叫周渔的女人,早在20年前就曾无数次带着一只瓷器往返于两地之间。她的线路常常让那条线上的列车长都感觉疲倦,一周两趟重阳(电影中重庆的化名),一般人受不了。他以为周渔是为了工作。
周渔说,她是去看她的爱人。
这是讲故事的人的迷魂阵。也是周渔自己的迷魂阵,在接下来的故事中,她将会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,一个是诗人,一个是兽医,人们将会臆测她会选择浪漫的诗人还是粗犷的兽医,那么《周渔的火车》会被视为一个女人的择偶之诗,一场玫瑰与面包的战争。
而周渔在男人之间的游走,和她抛掷在火车上的大部分时间,或许早已说明她的终点,并不是与任何一个男人在一起生活,不是恋爱或者婚姻,她只是无法停下来。
画面外的独白问着,“周渔,你真的不想停下来吗?”

电影里有这么一段,周渔和她的爱人在房间中做爱,伴随着汽笛和火车在铁轨上滑动的声音,光短暂地将阴影投在他们的身体上又迅速闪离,窗外的景色呼啸而过,仿佛他们是在火车之中。
她究竟是在房间中,还是火车上?同为电影里“爱情的女人”,周渔比起《颐和园》里通过写日记铺陈自己的余虹,要更加扑朔迷离。
周渔像是有着余虹基因的一位女儿,她说:在火车上就和在家一样,跑来跑去,总觉得会发生点什么。
余虹也跑来跑去,停不下来,但她已有定论——根本不存在出路,只有幻想。
那时候火车已经发明了两百年,中国的火车也已经经过了三次提速,但仍然很慢,慢到让它的乘客认为,那足够他们之间发生点什么。
周渔,只是永远需要发生点什么。
那么,到底要发生些什么?
那一定不只是爱情,但一切,确实始于疑似的爱情。
那场舞会上,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,坐在角落的诗人陈清走到周渔身边,递给她一首诗:
我在梦中看见你
犹如一团流动的水汽
你不经意的舞蹈
淹没了我 淹没了夜晚
淹没了你自己
陈清在那场舞会上遗留了他的背包,周渔便根据这些线索从福建三明追到了重庆,这位诗人又送给周渔一沓诗,告诉她自那天之后,他每天都为她写一首诗。

周渔爱上了陈清,她的长途火车之旅也就开始了,电影里模糊了时间,没人知道,那一周四天在火车的日子持续了多久,直到陈清的退缩,周渔的旅途才受到了阻碍。
当一对男女接吻,拥抱,做爱,常常见面,似乎接下来不外乎就要问到以后。也许周渔也有些疲倦了,她问,陈清,想没想到将来?
陈清说,没想过。现在挺好的,图书馆有书看,也没有人打扰。
周渔问,那我呢?
陈清尴尬地笑笑,还有你。
周渔问,我是不是打搅你了?
无疑,陈清这种诗人的魅力在于他诗句中的世界,那里容不下凡间的一丝呼吸,一旦涉及到金钱等世俗的符号,它就会彻底地实现一种祛魅。那个世界,必须无父无母,无儿无女,无屎无尿,无米无盐。
周渔的问题的确打扰到了陈清,它将陈清从诗中拖拽出来,面对一切具体的生活。

周渔又一次来到陈清的家,这次她带来的瓷器不止一只,家里传来的,自己画的,她说可以卖掉或者送礼,去出版陈清的诗集。周渔捧着陈清的脸说,你是我最好的,我知道。在这句话中,周渔对陈清使用的语言超出了恋人的辞典,陈清更像是她选中的作品,一份她所幻想的完美作品的初稿。
她倾其所有,出钱出力,在人流中促销员一般地发着传单,找路人来听陈清的诗歌朗诵会,然而一切都失败了,会场里空无一人。一沓诗篇被抛洒在江面上,配合着一场对象为理想的出殡。
陈清曾经问周渔,你是喜欢我的诗还是喜欢我的人,她不失聪明地回答,我喜欢诗人。然而事实证明,她无疑喜欢他的诗,但要让陈清成为她“最好的”对象,还需要进行一番改造,否则故事里就不需要另外一个男人了。
后来当陈清因为工作调动而远走边疆,周渔也和另一个在火车上认识的男人继续发生着什么。

/ Part 02
「给猪配种还是写诗」
▼
孙红雷饰演的兽医张强,以一种主动进攻的姿态出现,主动搭讪,想向周渔购买她亲手画的瓷器,面对张强的纠缠不休,周渔将瓷器狠狠地摔掷在地。
张强哑然,周渔永远不会跟着他的节奏走。
电影中的“激情”戏份如果没有对人物性格和关系的展现,那么就只能沦为哗众取宠的咸湿,但《周渔的火车》里,几乎每一次亲吻都贯穿着周渔这个人物的核心性质。
在和陈清的交往中,周渔总是主动吻上去的一方。
后来在张强的家里,张强先主动亲吻了周渔,周渔却斩断了他的节奏,将自己转换为主动的一方,这个举动不得不说是意味深长的。
对周渔身上的这种主动性和掌控力的表现,并非仅是电影对人物性格侧面的一种轻描淡写,而是为完整地塑造周渔这个人物,而刻意不断重复、强调的动作。这部电影中非常诡异的一点,是电影中的女人和男人之间的强烈对比,周渔在电影中有多完美,张强和陈清就有多么具有缺陷。

许多电影中的诗人、作家角色,要么以艺术为权柄,在滥情中寻觅一个又一个“缪斯”,要么就是以懦弱之姿,表现现实面前理想的脆弱。在周渔的火车里,诗人的形象属于后者,是一种不堪得见的存在。那位以电影《情人》中的中国男人形象成为“大众情人”,在《南京的基督》里饰演风流作家,被评具有古典文人气息的演员梁家辉,在《周渔的火车》中,却表演出了前所未有的委琐。
陈清这个角色本身的光彩,甚至不如影片中扮演一位兽医的孙红雷。
陈清的滑稽和懦弱,是一位贫穷的诗人在生活面前的写实,也是理想在现实面前的窘态。
而张强作为兽医也会为讨好生性浪漫的周渔而东施效颦,他在湖边安排了一个派对,找人用一大捧不能再艳俗的玫瑰送给周渔,这是他送给周渔的“仙湖”。仙湖是陈清写给周渔的诗中的一处意象,而张强更像是造了一座湖边的“啤酒花园”,有酒精、唾沫、喧嚷的人声和烟火,而不是陈清诗中那个“为了让你听见我的话”还要“变得纤细”的仙湖。

在一个夜晚,这位兽医在月光下对着周渔念起陈清的诗。
为了让你听见我的话
仙湖,陶醉的青瓷
在我的手中柔软得如同你的皮肤
它溢出了我的仙湖
由你完全充满
完全充满
周渔的反应很有意思,她说,你为什么要说这些,你还不如什么都不说。张强说,我以为这是你想要的。但他不会知道,他曾凭自己某种不自知的独特性吸引过周渔,就像一只不够美但仍然倔强完整着的瓷器,而他对陈清的拙劣模仿,使这只瓷器魅力尽失。
似乎,每个人都需要被改造,张强缺乏着陈清,而陈清也需要张强的补充。
只有周渔不需要改造,她在电影中扮演着一个极致完美的物象,如同古希腊神话中海妖一般的魅力,吸引着路过的水手追逐她,不知身死何处。
就连在那座陶瓷工厂里,周渔担着瓷器走过一群没有面孔的女工中间的姿态,也仿佛天人。
她捏出弯曲异形的瓷器,一个男人气冲冲地跑过来质问你这是什么意思?她却对着他念出那句诗,“陶醉的青瓷,在我的手中柔软得如同你的皮肤。”

然而,当浪漫的周渔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诗中的事物时,她还是会遭逢张强的声音。
周渔和张强曾有一次在一站叫做仙湖的地方下车。天下起了雨,周渔在一望无际的荒野中寻找着诗中的“仙湖”,而张强催促着她说自己还赶着要去给猪配种。
一个张强加上一个陈清可以才组成一个周渔,而如果使用减法,张强和陈清则是周渔精神世界的镜像,他们各自都有着周渔的一部分,一面是给猪配种的现实,一面是诗性的关于仙湖的理想。
电影无法总是像小说那样说话,它无法直接开口向观众描述角色的精神世界,因而在表达人物的内心时,不得不给予周渔两种象征性的选择——两个男人。

诚如电影故事的原著作者作家北村所说:“这些作品与其说是写爱情的,不如说是写存在的,与其说是写情感的,不如说是写精神的,我只是假托爱情这种题材来浇心中块垒。”
所以电影里说,爱人是你的一面镜子。周渔通过爱情,在寻找她自己。
电影中,骨肉停匀的巩俐,顶着一张端丽的面庞,一次次地流动在车厢之中,有时向身边的人借火点一支烟。那些画面很容易让人觉得该配上一首《吸烟的女人》,那是林夕的在词坛初露头角的歌,里面写道:“就让一支烟,点起一张很想见的脸……让上升的烟,织出一张摸不到的脸。”
这句词,像是为周渔而写,她永远在追求一张摸不到的脸,而她所想见却又摸不到的,毋宁说正是她自己的脸。
【本期话题】:你喜欢坐火车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。
专注起名30年,已为30000+宝宝和10000+企业店铺赋予美名,大师微信号:stc383,如需大师人工起名,可以加微信,备注:VIP,否则不加!即可享受VIP减免优惠服务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ibingju.com/4947.html